与此同时,在北京摄政王府。
十月初的北京已经极为寒冷,但是摄政王府的东暖阁里却温暖如春,多尔衮仅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惬意的靠着软垫。
而在炕前,则是宁完我、范文程还有洪承畴三个铁杆汉奸一字排开。
除此之外,在炕前的锦墩上还坐了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说这人是年轻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此人唇上已经蓄起了浓密的短须。
这个人就是多尔衮的十五弟,建奴豫亲王,多铎。
这不是正式议政,而只是多尔衮召集心腹在密谋。
多尔衮道:“关外的粮食已经颗粒归仓并运来北京,盛京的八旗贵族、旗人以及各旗所属的包衣奴才也都已经过了锦州,不日就能够到达北京。”
停顿了下,多尔衮嘴角又绽起一抹古怪的笑:“当然,还有咱们大清国的皇帝,过几日也该到北京了。”
多铎闻言便嘁的轻笑了一声。
多铎是知道多尔衮的心思的。
其实,整个清廷又有谁看不出多尔衮的野心?
凭借入关鼎定北京这份大功,多尔衮晋封皇父摄政王,进而将原本位次还在他之上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踩在脚下已成定局。
这在八旗贵胃中间已形成共识。
便是拜音图、鳌拜他们也认可。
那么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一统宇内。
只要扑灭大顺以及大明,一统宇内,
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多尔衮登上皇帝位。
当下多铎便提出话茬说:“十四哥,小皇帝就快要到北京了,盛京的八旗贵族、旗人还有各旗的包衣奴才马上也要迁居到北京,这下各旗的旗主贝勒就无法再吵着回关外,咱们也就可以议一议接下来的用兵。”
“对,是该议一议接下来的用兵了。”
多尔衮调整了一下身姿,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些。
目光却落在了宁完我三个汉奸身上,笑着问道:“三位先生可有什么想要说的?”
三个铁杆汉奸对视一眼,最后交由宁完我说道:“摄政王,豫亲王,眼下我大清粮足兵精,是该对伪顺或南明发起灭国之战了。”
洪承畴和范文程两人也跟着轻轻颔首。
以清廷如今的人力物力,灭掉伪顺或南明一家,确实没什么问题。
多尔衮笑了笑,又问道:“那么问题来了,是先灭伪顺好呢,还是先灭南明好?”
不等三个铁杆汉奸回答,多铎就抢着说道:“十四哥,依我看就应该兵分两路,同时对伪顺还有南明发起灭国之战。”
“豫亲王,此万万不可。”
三个铁杆汉奸急得同时摇手。
同时对伪顺和南明用兵,这个风险太高了。
清廷实力虽然足够强大,可也不能这么干。
因为拿历史过往做参照,这种机会窗口通常只有一次。
一旦错过这次机会窗口,清廷大概率就是第二个金朝,甚至于有可能重演北周、北齐以及南朝陈的故事,三国鼎立。
真要是这样,就未免太可惜。
所以三个铁杆汉奸才会同时急着出声反对。
“有何不可?”多铎怫然道,“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南明犹如袁术,不过是一具冢中枯骨而已,更何况明军最精锐的关宁军已经归顺我大清朝,余下的左良玉、黄得功之流不过滥竽充数,简直跟土鸡瓦犬一般,只需一路偏师便能碾死。”
“这!”三个汉奸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合着崇祯亲率二十八镇明军在徐州大败拜音图的这一仗就被忽略了吗?
顺便说一句,这时候关于明廷的情报已经大量的传到北京,多尔衮他们已经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事。
比如崇祯从北京溃围的过程。
再比如说崇祯亲率明军在徐州击败拜音图。
甚至连崇祯煤山悟道的传闻,也已经传到千里之外的北京。
多尔衮、多铎他们自然不信,但是洪承畴、范文程还有宁完我他们却将信将疑,洪承畴更是倾向于相信。
因为崇祯的前后反差太强烈。
现在的崇祯,跟洪承畴记忆中的崇祯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
多铎又说道:“伪顺倒是有点战斗力,先是在一片石跟关宁军恶战了整整一日,然后面对我八旗精锐的轮番冲击竟然还能坚持半个时辰,足见其坚韧!只不过,伪顺的精锐主力已经在山海关一战葬送大半,剩下的已经不足为虑。”
洪承畴三人闻言开始下意识的揪胡子,这话就是自欺欺人。
伪顺虽然在山海关葬送了六七万精锐,之后在保定、望都加起来又折损六七万,但是李自成仍然还有十几万精锐。
这其中又以李岩那一路最强。
已经归顺清廷的唐通、姜瓖先后都被李岩打得大败,大同都险些被李岩给拿下,急得觉罗巴哈纳赶紧解除对太原的围困北上救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