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高辣小说>邓四平文集> 心中有座金城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心中有座金城山(1 / 2)

一山跨三县。鸡鸣三县闻。山势雄伟,宛若长城万里,连绵起伏,固若金汤。秀美的风景与悠久的历史交相辉映,一山的古韵今风与神奇的传说故事彼此映衬,位于川北蓬安、高坪、岳池三县交界地带的金城山委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金城山,山如其名,山如一座城池。海拔近千米,山上林木茂盛,四周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在空间意义上,金城山也许并非什么名山;但在时间意义上,金城山确实又是一座不得不提的历史文化名山。小时候,常常听老人讲起金城山建皇都的传说,相传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八大王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号称大西皇帝,后兵败成都,一把大火烧了成都之后,于是率军出城,一路辗转流动作战,为与清军打持久战,八大王张献忠于是遣人另觅风水宝地新建皇城,但新建皇城之地必须要有一百座山,寓意九龙捧圣万山来朝之意。派出去选址的风水先生一路辗转历尽辛苦,最后终于选定了金城山就是建皇城的最好的风水宝地,但风水先生站在金城山上数周围山头数量的时候,却忘记了数脚下站立的一个山头,因此左数右数发现金城山周围的山头都只有九十九个,达不到建皇城一百个山头的数量,因此只好悻悻而去。最后,八大王张献忠率军一路逃亡,最后逃至西充凤凰山时,被尾随追击而至的清军用箭射杀。于是金城山也就永远地失去了建皇城的机会了。当然这只是传说,究竟有没有这回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久远,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了。但大家都宁愿相信此事一定有过。从此金城山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倍添了无限的神奇与神秘。那时候,也常常听从金城山上游览过回来的人们喜形于色地谈起,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站在高高的金城山上,就可以遥遥地看见百里之外的南充嘉陵江大桥和美丽的南充城,由此,可以想象金城山之高。这在那时候我们幼小的心灵中,这简直就是一件神奇得不能再神奇的事情,世界上怎么居然还有这么高的山呢?十九年前,当我师范毕业走上乡村三尺讲台的时候,我终于有机会带上一群唧唧喳喳的孩子们第一次徒步远足,第一次远足的目的地就是我梦牵魂萦多年的金城山。从乡场镇学校海田出发,到兴旺镇和平村,走上七八里地远的崎岖的山间小道到三岔路,至今依旧记得三岔路的尽头的一棵大黄角树下面的荒地里埋葬着六十年代震惊全国的满门被杀的邓彰周一家六七口人,黄角树下的房屋早已在当年的惨案中被一把无情的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冷清的山风呼啸而过,只能看见路边六七座孤零零的荒坟,让人倍感不寒而栗。据说此案至今依然是个难解之谜。再从三岔口折向右,一路蜿蜒向前,也不知走过了多少时辰,才远远地走到了金城山的脚下。走进一道斑驳古旧的寨门,便走进了传说中的金城山的怀抱之中了。古木参天,林木森森。登上数十级长满苔藓植物的青石台阶,就到了一座叫金城寺的庙宇。古旧的庙宇,青瓦,粉墙,穿斗木结构,庙宇的木头廊柱朱红的颜色早已在岁月长河中磨蚀了往昔的容颜,倍显斑斑驳驳,让人仿佛觉得那是一位往昔的青春少女如今已经走进了风烛残年。庙内很大,大致有上下三进,里面供奉有很多佛像。很是神秘。也有厢房。因时间久远,记忆有些模糊了。走进金城山里,沿着林间小道一路前行,只见林木参天,遮荫蔽日,至今记忆犹新的有这样几个去处,一个地方是叫小西天,半山上一段峭壁,峭壁下有十数平方米见方的平台,峭壁上有一段神奇的石头暗道,若在暗道的一端烧纸,十几米开外的另一端居然会神奇地冒出烟雾来。近二十年过去,这个地方,我至今依旧记得。金城山里,另外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打子洞,距离地面几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天生一个尺余见方的小石洞,据说,人站立距洞数米之外的地方向石洞投掷小石子,若石子掷进洞内,预示今后结婚生下儿子,若石子掷不进石洞,则预示今后结婚生下女儿。据说,屡试不爽,甚是神奇。

走进金城山里,方知山里很大,甚至山外有山,一山连着一山,一峰连着一峰,连绵起伏,让人不知究竟何处。山里最多的植物就是松树,蓊蓊郁郁,遮天蔽日,参天的松树距地数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松菠萝的松节,爬上树去采摘下来,俨然庙宇里和尚敲打的木鱼,很是好玩。地下满是树上落下的松针和松果,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长满松树的山岭上,建有一座银光闪闪高大的铁塔,胆大的人可以沿着铁塔的扶梯蜿蜒爬上高处,据说站在铁塔高处便可以远远地看见百里之外的嘉陵江大桥和秀丽的南充城。但我没一直没有去爬过那铁塔,因此也未能亲见那遥远的南充城。很多年过去,对金城山记忆依旧深刻的地方还有一个叫晒经石的地方。那是一个不但惊险的去处,而且也是一个有着迷人传说的神奇之处。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一方数平方米的山石与整个山体豁然分离,独立于整个山体之外,突兀而出,中间一道天然的缝隙,深不见底,据说那是唐僧和孙悟空等三徒弟去西天取得真经返回途中,由于妖魔鬼怪作乱,取得的真经不慎落入水中,于是唐僧便和孙悟空等三徒弟在此晾晒经书,因此此处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