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机制可以类比于议会,在80%的影响力下,一个市场的群体意志,有80%的可能通过对小白有利的判定。
并不真的是有80%的人,已经无条件的支持谷小白。
所以是“影响力”而不是“支持度”。
换句话说,是求过导的。
但谷小白却往往凭借自己的表现力,把“影响力”真的变成了“支持度”,谷小白过境之后,90%以上的成为谷小白的支持者,甚至官方为了获得民意也不得不顺势而为继续推高谷小白的影响力的情况屡见不鲜。
但这个过程往往并不怎么的顺利和平和,正如谷小白一贯的做法那样,他在攻略任何一个国家的时候,过程都可以以“撕裂”来形容。
虽然波兰并非他的主要攻略目标,却也是如此。
喜欢谷小白的,和不喜欢谷小白的,依然格外对立。
鉴于谷小白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强了,在波兰不知道谷小白的人,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目前在波兰,人们的态度大概分为四种。
喜欢谷小白的,喜欢谷小白的作品但不喜欢谷小白本人的,喜欢谷小白本人但并不喜欢谷小白作品的,以及完全不喜欢谷小白的。
这四种人的比例大概是4:1:1:2。
而他们喜欢的原因都很相似,无外乎谷小白的才华、颜值、作品。
但不喜欢的原因,却是五花八门。
而彼此之间,都觉得对方是傻叉。
之所以如此的撕裂,原因有很多。
作为波罗的海南岸的国家,波罗的海的冰封,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港口和正常的运输与生活。却又不得不感激于,谷小白的不杀之恩,只是把波罗的海三国冰封了,没有把他们的国家冰封。有好事的人甚至发现,那场冰封了波罗的海三国的暴风雪,在波兰的边境精准得就跟有人拿着刀,在波兰边境切了一圈似的。明明让波罗的海三国已经完全瘫痪,对波兰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就算是谷小白再怎么否认自己和这场暴风雪的关系,甚至掌握了“解释权”,在专业领域制霸,但懂得都懂。
作为北约的成员之一,他们的舰队也被谷小白冰封了,却又乐于暗戳戳看到北约的诸多大佬们更加吃瘪。
而其中还有很多是因为复杂的地缘关系。
当然了,地缘关系就没有不复杂的。
但这附近的地缘关系更复杂一些。
譬如有人不喜欢谷小白,是因为俄罗斯人喜欢谷小白;有人不喜欢谷小白,是因为波罗的海三国的人喜欢谷小白,有人不喜欢谷小白,是因为德国、美国……
总而言之,是一言难尽的复杂。
对于这样的市场,在没有形成完全的粉丝氛围的时候,是需要极大的精力去维系粉丝团体的。
谷小白固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和强硬做派攻略一个市场,但真正让市场稳固下来,还是不能缺少引导的。
而这就是闪姐的工作。
虽然名义上来说,闪姐才是小白娱乐职位最高的人,这些天来,郝凡柏逐渐站在了台前,而作为谷小白最早的经纪人的闪姐,却站在了幕后,为谷小白的攻城略地,做好后勤和一切的脏活累活。
对这一切,闪姐其实并无怨言。
当然,有怨言的时候,就扣郝凡柏的工资买包包。
郝凡柏辛辛苦苦干那么多活,月工资到手百的情况,时有发生,都违反劳动法了属于是。
至于扣工资的名目,那也是五花八门,但你若是仔细看看,准会发现,闪姐身上又多了一两个漂亮的限量包包。
事实上,报复性消费的闪姐,虽然买了包包,但已经很久没有时间去美美的出街了。
甚至这几个月,都忙得忘记了扣郝凡柏的工资。
站姐出身的闪姐,最喜欢和最擅长做的,还是和谷小白的粉丝们打交道。
她在全世界范围内维持着庞大的粉丝志愿者群体,和几十上百个国家的上千个粉丝团体的负责人维系着关系,为粉丝团体们争取福利,解决难题,打造共同的荣誉感、付出感和获得感,划分好不同国家粉丝的边界,形成正面的竞争关系。
这种能力,让郝凡柏等人完全自叹弗如。
或许,闪姐和郝凡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一直是站在粉丝的角度看待问题,和粉丝们更能共情。
在谷小白离开亚太范围,向欧洲进军之后,闪姐的工作量就开始徒然加大了。
亚太范围还有比较近似的文化,但到了欧洲这边,那可陌生和复杂多了。
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多如牛毛的国家,人种和民族的多样,以及更难统一的思维方式……
每一个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与适应。
这段时间,一向光彩照人的闪姐,都瘦了许多,但依然觉得捉襟见肘,遇到了许多的瓶颈。
而这一次谷小白的成年礼,是闪姐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她的努力之下,已经开始打造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