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农历九月初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国他乡,古老的诗句,如今念起来,显得格外的应景。
十月中,南部农场的粮食,已经丰收了,堆满了粮仓,袁亦松正在告诉袁天辰,如何统计粮食产量?怎样计算成本和盈利?
然后袁亦松又带着他,去各个批零机构洽谈业务,凡是做生意的人,个个头脑精明,每个人都想在自己的生意场上,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袁亦松商谈业务的时候,总是显露出最职业化的笑容,亲切的背后,让对方摸不清头脑。
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终究还是袁亦松这边取得胜利,以一个非常好的批发价格,将一部分粮食卖给了他们,甚至还达成协议,利润分成。
由于,袁亦松的农场,有着最精明,最科学的经营理念,所以农场里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产量高质量好,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喜爱,各大商家为了生意有保障,就只能答应袁亦松的要求。
除了批发价格之外,每卖出一吨,要分给袁亦松百分之五的盈利,求一个常来常往。
袁天辰还记得,那年袁亦松首次回国的时候,韩家安就说他有一手,打算盘的绝活,做起生意来,那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九十一个算盘珠子,早就被他打的珠圆玉润。
现在他看来,他舅舅手中的算盘,已经被他打成金豆子了,让和他合作的商家,心甘情愿的跳进他的陷阱,乖乖的把钞票送到口袋里来。
而对于这些在袁亦松看来,不过是家常便饭,并不觉得有很多成就感。
回程的路上,袁亦松请了一个人帮忙开飞机,由于今天是去,跟北星国人谈生意,好歹也得做做样子。
看到袁天辰闷着,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不是对刚才的生意有看法?”
“看法倒是没有,只是那个马克先生,到最后还是以我们的价格,把粮食买了去。”
“你是觉得他亏了吗?”
袁天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们是老板,第一个出发点就是赚钱。”
“辰辰,首先我不说你的想法是错的,做生意最首要的就是赚钱,但是,你这打算只赚一次钱吗?”
今天是袁天辰来到北星国,袁亦松给他讲的,最至关重要的一课,叫做生意经。
“舅舅,你是不是想要告诉我什么?”
“对于做生意,首先要学会消费,你去买东西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买的很实惠?”
“按照寻常的消费心理,应该就是大减价,这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也会让消费者觉得很实惠。”
“你理解的不错,这的确是商业手段,但是并不代表大促销的商品就实惠。”
这下袁天辰就听不懂了:“为什么呢?这样听起来很矛盾。”
“你听起来矛盾,但是消费者不觉得矛盾就行了,因为这个矛盾是你制造的。”
什么叫做消费矛盾,是他自己制造的?袁天辰不明其中之意,袁亦松也是在故弄玄虚。
“我这么跟你说吧,一个苹果我进价是五毛,我的卖价是一块五,但是,我的苹果要放在商场里面卖,这样价格还要上涨两块,然后我还需要缴纳税务,以及人头费用,以及杂物费,再涨三块,这个苹果就卖到六块五。”
袁天辰认真听着,袁亦松讲解大减价中的奥秘。
“这样,我想卖掉这个苹果,还想赚钱的话,至少要卖十块钱一斤,然后我用一个促销手段,先把苹果涨到十二块一斤,我在这个基础上打个八折,你觉得这苹果,应该是多少钱一斤?”
袁天辰回答:“九块六。”
“那你还觉得我亏本吗?”
这怎么能叫亏本,分明就是赢取暴利,他说:“这一斤苹果全部成本加起来,一共才六块五,卖十二块钱一斤,打个八折卖九块六一斤,还是能赚三块五,根本就不亏。”
最后袁亦松告诉他:“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永远不会做赔本生意,我相信卖苹果的商家,一定还会在价码上,标一个顾客喜欢的价格,九块八一斤,或者九块六毛八,看起来又吉利又有折扣的样子。”
这下袁天辰明白了:“我们的粮食,以我们的价格卖给马克先生,在零售的基础上,减去一部分利润,跟马克先生达成一个,常来常往的协议,一点都不亏,甚至他还可以,继续提升零售价格,马克先生不但不会认为被我们耍了,还赢得了更大的利益。”
“你说的对,即便如此,马克先生还是觉得,我们的价格很便宜,他甚至可以再提高价格,给我们百分之五的盈利,又算什么呢?他可以全算在成本里头。”
这一番话让袁天辰受益匪浅:“做生意,就是在互赢互利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升值空间,这就是所谓的生意经。”
袁亦松拍拍袁天辰的手背:“没错,这就是做生意的秘诀,就八个字,互赢互利和升值空间,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继续问我。”
袁天辰表示:“我已经没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