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闻道来时,黄珏也恰好勒马停于元帅府前。
两位少年郎君各自立在马上,拱手互见了一礼,齐闻道先开口寒暄道:黄都尉,来得好早。
黄珏笑道:哪里,只是前后脚罢了。说着,他指了指身后的马车,摇头叹道:卯时初便起了,这么些东西,难免要亲自查一遍。
大人果真看重那朱先生。齐闻道咂舌道:先让孟大哥去访,听闻吃了好一顿闭门羹,这回又派你从应天送一车的礼来。唉,也不知朱先生肯不肯松口。
黄珏道:依我看,倒不如先礼后兵。且将那朱升的妻儿老小都抓了,不怕他不肯。
闻言,齐闻道愣了一下,旋即望着面前这个比他还小一岁的少年,摸摸鼻头尴尬道:这恐非良策。大人一贯嘱我们广纳贤才、以礼相待,读书人都是有些傲气的,倘若他决心寻死又待如何?
黄珏方才觉察自己话中有些不妥,赶忙道:义父之嘱自然有理,我一时玩笑罢了,还望齐兄莫要当真。
两人正说着,却见府门顿开,侍从官蒋禄快步走出。
二位郎君莫等了,卯时三刻将军便与师姑娘出府了。
齐闻道一听,立刻惊讶道:走得竟如此早?
蒋禄颔首道:将军说师姑娘脚程慢,恐拖延了行程,因此走得早些。二位郎君不必着急,眼下骑马自去石门便可。
黄珏听着,忍不住问道:师姑娘何人?
齐闻道摇摇头,只觉孟开平心眼颇多,当下调转方向打马而去,高声道:问他何用,你追去便知!驾!
*
这世上的隐士分许多种。
有的厌倦了世俗纷扰,人隐心隐,无论江山权柄如何更迭都绝不入仕;有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人隐心却未隐,只是暂居山林等待时机罢了。
师杭认为,朱升无疑是后者。
他是她的启蒙恩师,故而甫一见面,师杭便恭谨跪下行大礼相待,叩首在地长久未曾起身。
先生。
朱升面色不动,高坐席台之上,稳稳受了她这一礼。
孟开平抱着剑立在一旁,看这老头半天不喊师杭起来,有些不满地轻哼了一声。朱升年纪大了,耳朵却不背,直接一眼扫过去。
烦请将军先至偏厅稍候。书童开口道:先生这会儿只见师小姐一人。
前两日,孟开平已经吃惯了这老头的闭门羹,此刻被撵也不多啰嗦。出去前,还顺手帮他们带上了门,显得很轻车熟路的样子。
师杭一见男人走了,竹门紧阖,当即俯首又拜道:求先生救小女一命!
朱升再不复方才的冷漠,快步下席欲将她扶起,慈目和蔼道:筠丫头,切莫如此。
师杭额间微红,却仍不肯起身,含泪道:家父已去,徽州城亡,您本不必再见我她自知时机难得,便不再讳言,开门见山道:先生,您令我前来,可是有了破局之法?
闻言,朱升意味深长道:如今,你我已是局内之人,身不由己,又何来破局之法?
师杭顿了顿,不卑不亢回道:先生是有大志向者。家父在时常言,修身齐家难为,治国尚须时运,他所识之人中,更唯有先生心怀天下、能平天下。
朱升望着跪在地上腰背挺直的少女,捋了捋长髯,缓缓道:你已料定老夫会出山。
师杭颔首,毫不客气道:是,可我不明白,先生为何要助纣为虐。
她压不住心中的恨意,几近哽咽:他们是叛军啊您与家父数十年的情谊又曾同朝为官,事已至此,怎能忍坐壁上观?
朱升长叹一口气,他在屋中稍踱了几步,有些感慨道:筠丫头,你怨我是应当的。我有愧,可天道如此,由不得我们选择。
师杭摇摇头:先生,我不懂,求您赐教。
你来。
朱升将她唤至案前,两人对坐,香炉静燃。
从前我为你开蒙,只论四书五经,不论其他。他指着面前摊开的书页,问道:此书,你可识得?
师杭细看,只见那页上绘了幅简洁图画一身着僧袍者背立于前,其后跟着四名宫装女子,不知要去往何方、去行何事。
她接着往下看,页尾处竟还有写有一首谶语和一首颂语。
谶曰:时无夜,年无米。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开。
阅罢,师杭猛地抬起头。
这样测命预言似的句子,寻常书册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再结合图下占卜的卦象,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她望着朱升悲悯无奈的目光,轻声道:这是《推背图》。
不错。朱升道:已丑,震卦,可见大元气数将尽,回天无力。
师杭苍白着面色,好半晌说不出话。
朱升见状却继续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筠丫头,你求我救你出局,皆因你不肯认命。倘若我此刻告诉你,送你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