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粮食的一大一小两个柜子也得要,还有粮食,家里的锅碗瓢盆儿,只要看得上的,都被装上了车。
家里的床留着,过年过节的回来一趟也有睡觉的地方。
林绪和孙慧两口子过来帮忙,邻居们见着也来搭把手。
三轮车来来回回的跑了几趟,才把打包好的行李拉干净。
“都说林哲这人从小就混,长大了是个蹲监狱的命,家里有闺女的都不敢嫁给他,瞧见没,人家进城了,在城里买房了!”
这一趟趟的往外拉东西,惹得不少人驻足观看,不是坐在门槛闲聊,就是杵着锄头立在路边,嘴里议论纷纷。
“可不是吗,当初沈晓君嫁过来的时候,没少人说她被糊了眼,林家那个时候多穷啊!就这几间房,还是孩子们大了慢慢起的,她家可是镇上的……现在想想,人家还是有眼光,一下子成城里人了。”
“……听说户口都迁走了。”
张思敏忙得脚不沾地,帮着收这儿收哪儿的,好不容易歇歇,隔壁的蒋大妈跑过来拉呱:“你现在享福了,我要是你,就啥也不干,跟着儿子进城当老封君去,人家城里的老太太过得可潇洒,天天去公园跳舞。”
张思敏一向烦她,前些年说她儿子多,家里穷娶不上媳妇,一屋子的人都要当光棍儿,后面她的儿子都娶得不错,林哲还去了个镇上的媳妇,她又来说林哲娶了个千金大小姐,他们这样的家庭拿捏不住,她这个当婆婆的要受罪。
一天天的,啥话都让她说了,逼逼叨叨,听着就烦。
张思敏这人一向与人为善,就算是心里烦她,也还是笑着说:“我又不是不能动,当什么老封君,要是有那心,前两年就跟我大儿过去了,哪里还等到现在。我在人呐,劳碌命,只要是自己能动,能种自己那两口吃食,就不给孩子们添负担。和你呀!不能比!没你命好。”
谁不知道蒋大妈两口子从儿子们结婚后,就开始向孩子们要孝敬,一年多少米,多少钱,几件衣裳都是规定好的,就连嫁出去的女儿都没放过。
她和她男人那时才多少岁数?不到五十!
村里谁不说他们心里没子孙,年轻人成家立业的哪儿有那么简单。
蒋大妈就瘪嘴,觉得张思敏这人就是个傻子!有福不会享!
幸好当年没同意自己儿子娶她家的姑娘,要是娶了,得生一窝小傻子!
张思敏也想,幸好当年没让自己闺女嫁她家去,要不然得受半辈子的罪!
等东西搬完,张思敏把门一锁,一家人跟着车进城去了,还得帮着归置。
小货车突突的开进了小巷,停在门口,有邻居探出头来看,善意的笑着打了招呼。
沈晓君把怀里的儿子递给张思敏,招呼着大家把东西一样样的往屋里搬。
“……衣柜放进门左边的那间屋。”
“……这是厨房的,别往里面搬了,厨房门在这边。”
“二嫂,衣服先放着,晚点儿我慢慢收拾。”
这一规整,眼看着就到了中午,也没在家里开火,在附近找了个小馆子炒了三四了菜吃了一顿。
吃完后,又回去忙,一直到下午四点,才算稍微布置妥当。
剩下的零碎东西,等他们自己慢慢收拾。
第二天要请客吃饭,张思敏两口子就没回去,林绪和孙慧倒是走了,说好明天再带着家里的孩子一起过来。
翌日,天才麻麻亮,沈晓君就指挥林哲起床去买菜,林哲打着哈欠不情不愿的下床。
“声音小点,别把孩子吵醒了。”沈晓君躺在床上,轻轻拍了拍身旁动了动的儿子。
林哲认命的放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往门口走。
不认命不行啊,一点儿不顺她心意,她就炸毛!碰都不给碰一下!
沈晓君又道:“桌子上有张纸条,上面写了要买的东西,你照着买就是了。”
路过窗户下的书桌,林哲拿起桌面上的纸条和五十块钱。
这几天买家具材料等都是林哲掏的钱,从他回来沈晓君就知道他包里揣了多少钱,自然也知道他身上没什么钱了,这才放了五十块菜钱出来。
张思敏起得比林哲还要早,见他打开客厅里的灯,便从最里面的那间屋子里走了出来,“是不是去买菜?我和你一起去。”
林哲:“我一个人去就成了,你再睡会儿呗。”
张思敏摆了摆手:“年纪大了觉少,睡不着,正好出门走走。”
话音刚落,里面的屋子传出咳嗽声,林成财也醒了,慢悠悠的走了出来,“我也出去走走。”
沈晓君听着他们一起出了门,又在床上躺了好一会才起身。
先去了厨房熬了一锅粥,家里的泡菜坛子也搬过来了,切了根萝卜,用炸好的辣椒油拌了拌,酸酸辣辣很下饭。
本想着煎几张鸡蛋饼的,正往外拿鸡蛋呢,听到巷子里有人叫卖包子馒头。
赶紧开门出去一看,一位大概四十来岁的
耽美小说